“甩柜” 不仅影响货物的运输时效,还可能给跨境电商企业带来额外的成本和风险。深入了解 “甩柜” 相关知识,对于跨境电商企业保障业务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甩柜” 现象面面观

在跨境电商的物流链条里,“甩柜” 是外贸、货代、物流等行业常见的术语。这里的 “柜” 通常指海运集装箱,包括整箱和拼箱的甩柜情况。拼箱甩柜相对少见,因为拼箱货代公司一般实力较强,与船公司关系密切,而且拼箱涉及多个客户和多票货物,影响面大,所以拼箱货代会尽力避免甩柜。除非遭遇海关查验导致实在赶不上船,才会延至下一航次,但延船和甩柜有着本质区别。甩柜是在各方面条件都满足赶船要求的情况下,由于船公司单方面放舱数多于实际舱位数,造成爆舱无舱位,从而直接舍弃部分柜子;而延船多是因为货代或发货人的原因,无法赶上原定船期。

二、爆舱 / 甩柜的根源剖析

甩柜的根源完全在于船公司。船公司为了实现满载,充分利用每一个舱位,常常会放出多于实际舱位数的舱位。例如,某港口原本分配的舱位是 100 个,但船公司却向货代或货主放出 110 个舱位。到实际装船时,多出来的 10 个舱位的柜子必然无法全部装下,只能被甩下,等待下一班船。不过,最终被甩的柜子数量可能少于 10 个,因为存在预先放舱但报关有问题无法出运,或者其他原因导致货物不走的情况。当然,实际能出运的柜子也可能少于 100 个,若撤舱或赶不上船的情况超过 10 个,就会出现这种现象。

跨境电商物流之 “甩柜” 全解析

三、哪些柜子易遭甩柜厄运

船公司在甩柜时是有选择的,并非遵循先到先得原则。那些运费较低、与船公司关系一般,或者船公司认为不重要的客户的柜子,往往会被优先甩下。所以,对于跨境电商企业来说,如果自身货量小,与船公司缺乏紧密联系,货代实力又不强,那么货物被甩柜的几率就会相对较高。

四、“甩柜” 后的应对策略

漏装处理方式:当货物已进港并完成报关,在装船时被船公司甩柜,这种情况被称为 “漏装”。由于货物已经海关放行,不需要单独再次报关和报检。船公司会安排将货物装上另一条船或者延至下一航次出运,整个过程无需第二次报关。

退关重新申请流程:若向船公司申请不了漏装,或者海关因某些原因不同意做漏装,发货人就需要凭借船公司新的舱位确认以及新的船名航次提单号,向海关办理退关手续。同时,委托车队去船代 / 船公司办理移箱改配,并支付相关费用,其中改配会产生移箱费和操作费。

在跨境电商的物流运输中,“甩柜” 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跨境电商企业只有深入了解 “甩柜” 的根源、易被甩柜的情况以及应对策略,才能在面对甩柜时,最大程度减少损失,保障货物运输的顺利进行,推动跨境电商业务稳步发展。

外贸企业闯全球,连连国际是后盾。服务强,收付兑不在话下,安全合规超一流,60 多张牌照加智能风控,资损防范率超高。还懂行业差异,像玩具行业旺季资金周转难,连连国际本地收款 2 小时到账,帮企业迅速盘活资金备货。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连连国际赞同其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