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马逊平台上,选品是卖家开启成功之路的关键一步。然而,选品过程中隐藏着诸多“坑”,稍有不慎就可能让卖家陷入困境,导致前期投入付诸东流。以下为卖家揭示选品时需格外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侵权风险要规避

侵权是选品中极易被忽视却又后果严重的问题。侵权要素涵盖专利侵权、外观侵权和商标侵权等。卖家需仔细分析产品是否涉及权利人的原创发明专利、实用外观专利,以及商标是否属于他人且未获授权。侵权要素往往难以识别,这就要求卖家在选品时积极与供应商核实,向同行卖家请教,力求做出准确判断。一旦涉及侵权,不仅可能面临产品下架、账号受限等处罚,还可能引发法律纠纷,给卖家带来巨大损失。

二、低价产品需谨慎

部分卖家在选品时倾向于选择低价产品,认为低进价高售价能带来高利润率。但实际上,低价产品的利润绝对值往往较小,难以支撑主动营销活动。若投放站内广告,很可能导致亏损;若不投放,订单量又寥寥无几。而且,那些销量好、价格也不错的同类产品,通常是因为卖家进入市场较早,占据了有利位置。新卖家在当前激烈的竞争中进入,很难取得理想成绩,甚至可能血本无归。因此,卖家在选品时应结合自身资金量,尽量选择单价稍高的产品,以确保有足够的利润空间进行营销和运营。

三、泡货问题要考量

有些卖家在选品时考虑了侵权要素,选择了刚需产品,且评估发现利润空间较大,但在FBA发货时却发现问题严重。原来所选产品是泡货,体积重大于实际重,导致运费严重超出最初评估。这样的产品,最大成本不在产品本身,而在发货成本。像海绵类产品、玩具类产品等都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卖家选品时一定要考虑产品是否为泡货,体积是否过大,避免因运费问题影响整体利润。

亚马逊卖家选品避坑指南

四、带电或纯电池产品需慎重

带电或纯电池类产品看似市场存在且竞争不激烈,但选品时需谨慎。电池类产品发布时会被平台审核,要求提供相关认证,而某些供应商可能并不具备这些认证。即便通过审核,发货时也会面临诸多问题,如很多物流货代不接受电池类产品,即使接受,运费也会比普通货物高出不少。此外,电池类产品还容易受到安全事件的影响。除了电池类产品,液体、膏状、粉尘、易燃易爆等产品也需谨慎考虑,这些产品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都可能面临特殊要求和风险。

有本土店运营需求的老板,推荐使用连连,因为除了基础的资金管理能力,连连国际围绕本土店经营提供一站式配套服务:包括对应站点(如亚马逊、Shopee、美客多、TikTok Shop等)的VAT 税务缴纳、本土电商平台的开店资质对接等,帮助商家解决从入驻到资金流转的全链路问题,真正实现 "开店-收款-合规" 的闭环管理。连连国际支持亚马逊平台收款。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连连国际赞同其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