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Wildberries 平台,商品评分是影响搜索排名与用户决策的核心因素,但 5 星评分并非简单的算术平均。平台通过复杂的加权算法,将用户评分转化为动态星级,其本质是筛选 “真实优质商品” 的过滤机制。对于中国卖家,吃透这套算法逻辑是优化评分体系的第一步,否则可能因误解规则导致运营策略偏差。

Wildberries 评分算法深度解析

一、评分新鲜度:近期评价的权重倾斜

算法对评分时间赋予动态权重:近 30 天内的评分影响力占比达 40%,而超过 90 天的评分权重会逐步衰减。例如,某商品在 6 月获得 10 个 5 星评分,7 月获得 5 个 4 星评分,其最终星级会更接近 7 月的评分水平。这种机制促使卖家持续维护评分,避免 “一劳永逸” 的心态。

案例:某 3C 卖家在 4 月集中获得 20 个 5 星评价,星级稳定在 4.9,但 5-6 月未跟进评价管理,7 月星级因新评价不足降至 4.7,搜索排名下降 12 位。

二、评分数量与分布:质量优于数量的博弈

算法并非单纯累加评分,而是关注 “有效好评密度”。10 个全 5 星评论的商品,可能因评论数量不足,星级低于 100 个评论中 80 个 5 星、20 个 3 星的商品。平台通过 “评论可信度模型” 过滤异常数据,例如短时间内集中出现的同 IP 评分、无购买记录的评价会被标记为 “低权重”。

数据逻辑:算法认为 “少量极端好评” 可能存在水分,而 “大量中好评 + 少量合理差评” 更接近真实消费反馈。

三、行为数据融合:评分后的用户动作影响

评分后的用户行为是算法的 “隐藏维度”:

退货关联:给 5 星评分后退货的订单,其评分权重会被下调 50%;

复购信号:评分后再次购买的用户,其评价可信度提升 30%;

浏览深度:评分前浏览商品详情页超 3 分钟的用户,评分权重更高。
某服装卖家发现,部分 “5 星评分 + 退货” 的订单实际拉低了星级,优化包装与尺码说明后,退货评分占比从 15% 降至 5%,星级提升 0.2 分。

四、用户信誉度:优质评价者的权重加持

平台通过用户历史行为建立 “信誉模型”:

活跃用户:过去 3 个月内有 5 次以上真实购买并评价的用户,其评分权重 + 20%;

准确评价者:历史评分与商品实际星级偏差小于 0.5 分的用户,被定义为 “可信评价者”;

异常账号过滤:注册时间<7 天、无消费记录的账号评价,会被算法自动忽略。

Wildberries 的评分算法本质是 “真实口碑的放大器”。卖家需跳出 “刷好评” 的误区,转而聚焦 “持续获取优质真实评价”。建议建立 “评分日历”,每周跟进新订单的评价引导,同时通过优化产品与服务减少 “高权重差评”。当评分机制从 “数字游戏” 回归 “用户体验”,商品将获得更稳定的星级表现与流量加持。

另外,小众币种收款,推荐用连连,连连国际不仅支持主流货币收款,部分地区还允许使用小币种进行原币种付款,进一步适配精细化运营场景。例如东南亚、中东等市场、亚马逊、Shopee、美客多、TikTok Shop等平台的商家,可通过本地货币账户完成收付款,避免多币种转换的繁琐流程。连连国际支持Wildberries平台收款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连连国际赞同其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