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南亚跨境电商市场中,Lazada平台凭借其成熟的物流体系吸引了众多卖家入驻。然而,对于新手卖家而言,跨境发货的时效要求与操作规范仍是运营初期的主要挑战。数据显示,因发货违规导致的订单取消率中,65%源于卖家对平台规则的不熟悉。本文将从发货流程、分拣中心选择、超时处理三大维度,系统梳理Lazada跨境发货的核心要点。
一、Lazada标准发货流程
(一)基础操作四步法
订单确认:通过GSP后台切换至对应站点,在Order Overview中筛选Pending状态订单
发货申报:点击"Ready to Ship"按钮(需在48小时内完成),选择物流方案并生成Tracking Number
单证准备:
打印Shipping Label(物流面单)并粘贴于包裹外层
生成Invoice(装箱单)放入包裹内部,需包含商品名称、数量、单价及总价
包裹交付:通过官方物流或自有渠道,在5个日历日内将货物送达指定分拣中心
(二)时效管控要点
双阶段时效要求:
状态变更时效:Pending→RTS需在48小时内完成
物流交付时效:RTS后需在5个自然日内送达分拣中心
系统自动校验:超时订单将触发平台预警,连续3次违规可能面临店铺限流处罚
二、分拣中心选择与包裹规范
(一)分拣中心配置规则
可选节点:
深圳LGS-FM40(覆盖华南区域)
义乌LGS-FM41(服务华东区域)
选择机制:
RTS操作时系统默认显示最近分拣中心
需手动修改时,需在订单生成后2小时内通过"Edit Order"调整
(二)包裹封装标准
单订单包装:
每个RTS订单必须独立包装,禁止合并发货
包裹内层需使用防水袋/气泡膜,外层粘贴物流面单
多订单合并:
同一分拣中心的多订单可共用一个国内快递包裹
需在外部快递袋表面粘贴所有订单的国内段运单
三、超时风险防控与申诉机制
(一)超时原因溯源
物流商责任:
国内段运输延误(需提供物流公司盖章的延误证明)
面单信息错误导致分拣失败(需保留面单打印记录)
卖家操作失误:
未在时效内点击RTS(系统记录操作日志)
包裹未按时送达分拣中心(需提供快递签收凭证)
(二)申诉处理流程
证据提交:通过卖家中心"Help Center"提交工单,附上:
物流公司出具的延误证明(含公章)
国内快递签收底单(显示分拣中心签收时间)
平台审核:
普通申诉:3个工作日内反馈结果
大促期间申诉:5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
四、运营优化建议
物流商评估:优先选择与Lazada官方合作的LGS物流商,其时效数据直接对接平台系统
库存前置:根据历史订单数据,在分拣中心周边设置中转仓,缩短国内运输时间
系统预警:启用ERP工具的发货时效提醒功能,设置48小时、72小时双重预警
在Lazada的跨境物流体系中,时效性与合规性构成卖家DSR评分的核心指标。新手卖家需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每日定时处理Pending订单→使用批量打印工具提升效率→选择最优物流方案控制成本。建议配置专人监控订单状态,对临近超时的订单启动紧急处理机制。通过精细化流程管理,既能提升店铺权重,又可避免因物流违规导致的资金冻结风险,为店铺长期运营奠定基础。
有想要开一家跨境网店的老板可以考虑下用连连,作为跨境电商服务的领先者,连连国际一键开店已实现与全球主流电商平台的直接对接。通过系统不仅能一站式查看平台入驻要求、管理申请记录,更可通过专属绿色通道加速开店流程,真正实现「开店-运营-收款」全流程降本增效。连连国际支持Lazada平台收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