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大促期间,流量与竞争同步升级,广告投放的精准度直接决定着卖家能否抓住流量红利。不少卖家在大促中面临新品广告ACOS过高、关键词选择杂乱、否定词使用不当等问题,导致预算浪费却难见成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亚马逊卖家在Prime会员大促期间如何投放广告?
优化关键词投放是提升转化率的核心。第一步需从分析广告搜索词报告入手,下载近两个月的报告后,筛选出与产品相关的搜索词,按点击量排序,重点关注高点击且高转化的特征词。
有效使用否定词则是控制ACOS的重要手段。当某些特征词点击量高却转化率低时,将其加入否定词列表可减少无效花费。但需注意,品类大词即便转化较低也不宜轻易否定——它们虽转化有限,却是引流的重要入口,否定可能导致流量骤降。对此,可通过降低品类大词竞价来平衡成本与流量,同时保留其带来的潜在曝光,还能从中发掘新的高转化搜索词,丰富关键词库。
对于转化表现好的关键词,可保持或适度提高竞价,通过阶梯式调整稳定其排名,确保持续出单。这种差异化竞价策略,能在大促流量高峰期兼顾流量获取与成本控制,避免资源错配。
新品在亚马逊大促中的广告策略需更谨慎。新品期ACOS过高是常见问题,此时不应单一以ACOS衡量效果,而需侧重曝光和点击量积累。冷启动阶段,建议投放含多个特征词的长尾词,如“特征词A+特征词B+品类词”的组合,这类词精准度高,能降低初期ACOS,同时为产品积累转化和评论。
预算分配上,若资金有限,应优先倾斜给精准长尾词。当产品评论数达5条以上,再逐步增加品类大词投放,借助大词扩大流量入口。此举既能避免新品因竞争力不足在大词竞争中消耗过多预算,又能通过前期积累的权重提升大词转化效率,为大促后期的流量爆发做好铺垫。
亚马逊大促的广告战场,考验的是卖家对流量的精准把控能力。通过优化关键词选择、合理调整竞价、科学分配预算,卖家能让每一分广告投入都转化为实际效益,在激烈的大促竞争中实现流量与销量的双重突破。
在跨境支付领域,安全性和合规性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作为合规经营的典范,连连国际始终将风险防控放在首位。风控系统不仅符合国内外监管要求,更是拥有65+ 张支付牌照及相关资质,为亚马逊、Shopee、美客多、TikTok Shop等平台客户的每一笔交易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