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东南亚电商市场监管趋严,Lazada平台于2023年升级了卖家考核体系,通过量化扣分机制规范经营行为。数据显示,2023年Q2因违规导致的账号关闭案例同比增长47%,其中63%的卖家因忽视扣分累积规则遭受重创。本文将系统拆解扣分机制的核心规则与避坑策略,助力商家筑牢合规运营防线。
一、Lazada扣分机制与账号处置规则
(一)扣分累积周期与节点处罚
计分周期:以自然年为单位滚动计算,每年1月1日自动清零
分级惩戒体系:
12分节点:7天内禁止发布新品,店铺流量权重下降20%
24分节点:14天新品发布禁令+商品搜索屏蔽(仅店铺页可见)
36分节点:21天全店商品下架+活动资格永久取消
48分节点:账号永久关闭且无法申诉,关联账户同步审查
特殊处置规则:涉及食品药品、侵权假冒等重大违规,可直接触发48分处罚
(二)扣分清零与信用修复
自然清零条件:未达48分且次年无新增扣分记录
主动修复路径:
完成平台合规培训(需通过考试认证)
缴纳信用保证金(金额视违规类型而定)
提交整改报告并承诺30日内无重犯
修复限制:每自然年仅限申请1次信用修复机会
二、五大高频违规场景与防控要点
(一)禁售品管控红线
重点禁售品类:
药品医疗器械(需当地卫生部许可)
虚拟货币及衍生品
未经授权的品牌周边
防控建议:
建立三级商品审核机制(运营初审+法务复审+平台自查)
定期核查各国海关禁限售清单(每季度更新)
(二)重复铺货治理策略
违规认定标准:
完全相同商品重复上架超3次
通过变更标题/图片/价格规避系统检测
合规操作指引:
使用SKU组合销售替代重复铺货
启用平台提供的"多属性商品"发布工具
(三)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侵权高发领域:
影视动漫周边产品
国际品牌仿制品
盗用他人产品图/视频
防御措施:
提前注册商品商标(建议覆盖主要经营国)
使用原创素材并保留创作证据
购买第三方版权监测服务
(四)虚假交易打击重点
平台监测维度:
买家账号异常聚集(如新注册账号集中购买)
物流轨迹与收货地址不符
退款率异常波动
合规运营建议:
避免使用"免单""返现"等诱导性营销话术
选择支持物流轨迹回传的物流商
(五)用户沟通合规要求
高压红线行为:
使用辱骂性语言(包括表情包)
引导站外交易(如提供WhatsApp联系方式)
泄露买家隐私信息(如订单地址)
智能防控工具:
启用聊天机器人自动过滤敏感词
设置客服话术标准模板库
谈到跨境收款平台,连连支付是很值得考虑的选择。一方面它的合规安全做得非常到位,让人放心;另一方面,科技创新能力也是杠杠的。不管是跨境电商从业者、做外贸的商家、从事服务贸易的企业,还是亚马逊、Shopee、美客多、TikTok Shop等各类平台以及机构等不同类型的客户,它都能给予丰富多样的数字支付服务,还有很实用的增值服务。连连国际支持Lazada平台收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