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境电商运营中,物流时效与发货规范直接影响店铺评分与资金周转。Lazada平台对发货时效有严格要求,尤其是周末与节假日的计费规则常令新手卖家困惑。本文将系统梳理Lazada发货时效规则、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帮助卖家规避物流风险。
一、发货时效核心规则
(一)48小时处理时效的界定
工作日计算标准:买家下单后,卖家需在48小时内将订单状态转为"Ready to Ship",但周六、周日及法定假日不计入时效。例如周五15:00订单,时效截止时间为下周二15:00。
物流信息更新要求:点击发货后48小时内,物流单号须产生第一条揽收信息,否则平台将自动取消订单并扣分。
(二)分拣中心送达时限
5天送达红线:货物需在状态转为"Ready to Ship"后5个自然日内抵达分拣中心(含周末),超时订单将被自动取消。
妥投后资金释放:订单显示"Delivered"后,Lazada将于每周五以美元形式结算货款,LGS运费在第三周周五扣除。
二、标准化发货操作流程
(一)订单状态管理
四阶段追踪:通过卖家后台"Orders-Manager Orders"可查看Pending(待处理)、Ready to Ship(待发货)、Shipped(运输中)、Delivered(妥投)全流程状态。
拆单发货规范:
禁止合并订单发货,每个订单须单独打印物流标签与发票
如需拆分发货,需对每个子订单单独操作"Ready to Ship"并使用不同运单号
(二)包裹处理标准
包装规范:
严禁出现卖家联系方式或外部营销信息
包装需完整密封,禁止使用破损或无封口的包装袋
每个订单必须独立包装,即使同一买家多订单也需分开发送
标签要求:
物流面单需清晰可扫描,禁止遮挡或折叠
发票必须放置于包裹内,菲律宾站需卖家自行打印
三、高风险操作避坑指南
(一)时效违规重灾区
节假日时效误判:虽周末不计入48小时处理时效,但分拣中心送达时限仍按自然日计算,需提前规划物流。
物流信息断层:选择国内物流时,需确保最外层包裹贴有国内面单,内层包裹贴有Lazada物流标签,避免分拣中心无法识别。
(二)资金安全红线
投递失败处理:
印尼、泰国等五国平台提供4周免费仓储,支持二次销售
除越南外,货值超10美元商品将被退回卖家(越南站直接销毁)
运费结算周期:首周妥投订单的LGS运费,将于第三周周五从卖家账户扣除,需预留充足资金。
四、效率提升实操技巧
(一)批量处理工具
使用ERP系统可实现单号批量生成、物流信息自动同步,减少人工操作失误。
蜂鸟等第三方工具支持商品批量刊登,缩短上架周期。
(二)分拣中心配送优化
深圳/义乌分拣中心接收截止时间为每日18:00,建议选择次日达物流保障时效。
单个国内包裹可包含多个Lazada订单,但需确保每个订单独立包装并贴有对应标签。
掌握Lazada发货规则的关键在于理解"时效计算例外情形"与"包装拆分强制性"。卖家需建立订单处理SOP,通过ERP工具实现时效监控与异常预警,同时定期清理滞销库存以降低退货风险。在旺季大促期间,建议提前3天备货至分拣中心周边仓,确保物流时效稳定性。
谈到跨境收款平台,连连支付是很值得考虑的选择。一方面它的合规安全做得非常到位,让人放心;另一方面,科技创新能力也是杠杠的。不管是跨境电商从业者、做外贸的商家、从事服务贸易的企业,还是亚马逊、Shopee、美客多、TikTok Shop等各类平台以及机构等不同类型的客户,它都能给予丰富多样的数字支付服务,还有很实用的增值服务。连连国际支持Lazada平台收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