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全球贸易环境正经历一场剧烈震荡,
自美国对华加征34%关税的“对等政策”,叠加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政策的取消于4月5日正式生效以后,美国对华关税政策就一直在层层加码,面对如今递增至最高245%的关税,跨境物流行业承受着成本飙升、合规风险加剧的双重挑战。
据测算,部分低附加值商品的综合关税成本已超货值的50%,中小卖家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甚至面临“无利可图”的困境。然而,在这场风暴中,深耕跨境物流37年的华夏物流却展现出逆势拓张的韧性。
关税重压下的“破局之道 供应链重构与全球化布局
“行动是一切的前提,去做永远比完美更重要。”华夏物流钟呈辉在接受采访时,用这句话概括了企业的应对逻辑。
自2017年从销售基层起步,2019年切入跨境电商物流赛道以来,他亲历了行业从粗放增长到精细化运营的转型。面对关税冲击,钟总直言:“这不是危机,而是检验我们战略布局的机会。”
图源:华夏跨境物流
据钟总介绍,华夏物流早在2023年便预判到地缘政治对供应链的潜在影响,开始加速全球网络布局。
目前,华夏物流在北美、欧洲、东南亚等核心市场设有14个自营海外仓(仓储总面积超100万平方英尺),并串联台北、香港、厦门、曼谷、胡志明等30多个海内外分公司,与全球200多个货运代理及数十家船公司、航空公司建立深度合作。
例如,某跨境电商客户通过将40%产能转移至越南,并依托华夏物流东南亚分公司网络,布局东南亚至美国干线 ,在关税增长的情况下,关税成本节省70%-145%不等。
图源:华夏跨境物流
海外仓升级 从“成本中心”到“战略枢纽”
关税政策的收紧意外推动了海外仓模式的迭代。钟总指出,传统海外仓因库存积压、资金占用等问题曾被诟病,但如今其价值被重新定义:“海外仓不仅是物流节点,更是本土化运营的支点。”
在如今的局势下,那些曾早早布局海外仓的大品牌,因提前储备了6个月以上的货量,可以更加从容地去做出合适的应对举措,甚至某些品牌卖家依然维持加关税前的商品价格,以此抢占市场。
“未来海外仓将向‘服务生态’进化。”钟总预测,头部企业将整合清关、售后、退换货等全链条服务。目前华夏物流已推出“多仓联动”“货品门到门”等创新服务,一站式服务将是未来头部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支付效率革命 跨境企业的“隐形护城河”
谈及跨境支付的变化,钟总感触颇深:“过去与船公司、海外代理结算需提前数周安排,如今通过连连的实时支付系统,2小时内即可完成全球汇款。这在关税政策多变的环境下,直接关乎企业的现金流安全。”
他举例称,曾因财务规划的问题,要付给海外仓一笔费用,在到账时间上没有对好,直接导致了此笔订单的货物暂停服务了。这种级别的服务事故,很有可能会导致失去这单生意或直接流失掉这个客户。
“接入了连连之后,支付效率非常高,后续基本就不存在这种影响了。”钟呈辉说,“比起传统跨境支付方式它的手续费更少,线上化效率更高,更透明。支付效率就是生存能力,选择连连,不仅因其合规性与稳定性,更因它能与我们的全球化布局同频共振。”
致行业同仁 知行合一,锚定长期价值
采访的尾声,钟总引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念送给了物流同仁们:“知道供应链要全球化,就要真的去建海外仓;知道合规是生命线,就要投入资源打磨每一个环节。知道什么去对的,就一定要去做,行动是一切的前提,去做永远比完美更重要。”
他坦言,当前行业正经历阵痛期,但长期趋势未变:全球电商渗透率持续攀升,新兴市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智能化技术大幅降本增效。
关税风暴终将过去,但全球供应链的重构不可逆转。华夏物流的实践表明,真正的竞争力在于将风险转化为优化模式的契机。“物流业的本质是‘连接’——连接生产与消费,更连接危机与机遇。”
在这场变革中,唯有那些以合规为基、以技术为刃、以全球化为视野的企业,才能在全球贸易的新棋局中占据先机。
✔ 快来添加企微,解锁你的行业白皮书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