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流程中的海关商品编码解析与税率查询
在整个出口流程中,海关商品编码就是货物的识别代码,这个代码决定了货物的退税率、监管条件等。一个海关编码所包含的完整信息请参照图3-4,包括税率、监管条件、法定计量单位与规范中报要素四大类。
出口流程中退税、监管条件与法定单位
出口退税退的是增值税与消费税,出口关税不退。如果货物需要交纳消费税,例如化妆品,白产货物的出口消费税是不征不退的,采购回来的货物出口是先征后退的,因为采购这一环节相当于国内流通,按普通内销征收消费税,出口后再申请退还。消费税的退税计算较为简单,没征就不退,征了多少就退多少,而且消费税涉及的商品种类很少,只有烟、酒、化妆品、汽车与游艇等14类商品才会被征收。
海关编码查询方法
网上福步外贸论坛等有许多查询商品编码技巧的资料,有兴趣者可自行搜索。对于一些归类无争议的商品,如床头柜,找到适当网站搜索筛选基本可确定编码。但对可能存在归类争议的商品,如改装成显示器的轿车后车枕,仅读技巧文章难以准确归类,需请教有经验报关员或向海关咨询。
报关单、报检单与通关单
报关单是整个外贸流程的核心文件,报关员向海关申报货物情况时需要递交填写报关信息的正本报关文件,以及海关确定货物申报无误后出具的正本报关文件,事实上为同一份文件,术语上都称为“报关单”,一定要区分的话,前者称为“未放行报关单”。
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与抵扣
根据纳税企业的年销售额、适用税率及会计处理方式的不同,纳税企业被分为两类,分别是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
代理出口的买卖法律关系
由于间接代理的做法与现行的规定相悖,故外贸代理出口都操作为买卖关系。表面上这似乎是行业为维持经营在打法律擦边球,但这当中其实有相当复杂的因由与无奈。
出口代理项下的退税与财务
国内常见的代理出口实际上是三方贸易关系。外贸卖家(这时应理解为出口代理商的货物供应商)把货物内销卖给出口代理商,然后出口代理商再把货物出口卖给外商。尽管订单是外贸卖家与外商直接洽谈的,货物也可能直接从外贸卖家仓库拉到码头,但出口代理各主体间的法律关系与往来文件须符合之间的关系。
流通型与生产型外贸企业
光从名称上理解流通型与生产型外贸企业的区别并不难。流通型外贸企业的外贸业务模式是企业自身不生产货物,而是在采购货物后不加工直接卖给国外客户;生产型外贸企业的外贸业务是把自产货物卖给国外客户。
外贸的含税价与不含税价
含税价中的税,可能是指增值税,也可能是指消费税或其他税种。一般外贸谈论的含税价与不含税价都是指含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而不涉及消费税或其他税种。因此为免混淆,本书只讨论与增值税有关的含税价与不含税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