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及进口查验流程
海关的基本职能包括税收征管、出入境监管、保税监管、进出口统计、海关稽查、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打击走私、口岸管理等,跨境电商涉及的就是进出境货物的监督管理。
跨境电商进口通关模式
在出现跨境电商之前,邮件、快件及贸易是三类合法通关形式,水客、灰色渠道及走私等非法渠道也是存在的。随着进口包裹量剧增,相当一部分跨境电商进口就被扣上了“灰色海淘”的锅。
跨境电商物流进境新流程
跨境电商试点在几个城市启动后,由于各项监管流程的细节尚在探索中,海关总署也没有统一版的系统平台,新系统仍需靠总结试点经验来建设,于是乎各地电子口岸或经贸委组织下的类似“中间业务平台”应运而生,即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也即后来所说的跨境电商“单一窗口”。
进口检验检疫与正面清单
跨境进口新政所涉及的税制变化,虽然上涨了一些,但行业普遍尚能接受。除了新税制,还有一个变化是“商品清单管理”,这一发堪比吹灯拔蜡。税改前跨境电商只有一张“负面清单”,上面写着什么商品不能进口。
国际邮政:重要跨境物流通道
准确的“直邮”是指收发两端都是邮政,通过万国邮联的渠道传送数据,由两地邮政进行收寄、运输、清关和配送的交接承运。跨境电商新政推行以后,直邮迎来了一波反弹,大量海淘转运选择邮政包裹,以个人物品形式邮寄回国。作为第一跨境物流通道,邮政有几大突出优势。
跨境商业快件的国际物流方法
进出境快件,也称商业快件,是指进出境快件运营人以国际快递形式承运进出境货物、物品。我国海关将进出境快件分为三类:文件类,是指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免税且无商业价值的文件、单证、票据及资料;个人物品类,是指海关法规规定自用、合理数量范围内的进出境个人物品;货物类,超过个人物品限值类快件。
跨境电商的境外配送
任何物流方式,最终都无法绕开境外的末端配送,俯视全球物流网络,“最后一公里”的运作既是最简单的,又是最难的。各国情况各异,全程时限差异很大,新兴国家和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短板明显,几乎没什么可选择的服务。
海关查验与扣货
海关几乎是全球物流运作中唯一无法完全掌控的环节,但各国海关能力差异很大,根据国际快递协会(GEA)分析测算,海关业务能力指数每提高1分,可使一个国家的贸易增长4.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