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马逊这片竞争激烈的电商海洋中,卖家们既要努力拓展业务、提升销量,又得时刻留意平台规则,稍有不慎就可能触碰红线。当收到亚马逊“政策警告”邮件时,不少卖家会慌了神,不知如何是好。别担心,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应对之策。

亚马逊卖家必看:收到政策警告的应对策略

一、收到警告后的申诉与异议途径

(一)商品未销售情况

若收到的警告涉及的商品从未在亚马逊上销售过,卖家应立即回复收到的通知,明确告知平台自己从未出售过被举报的商品。亚马逊会展开调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差错。

(二)与权利所有者有合作关系

要是卖家与提交投诉的权利所有者存在许可、制造或经销协议等关系,建议主动联系权利所有者,请求其撤回投诉。一旦亚马逊收到权利所有者的撤回请求,卖家被警告的内容可能会恢复。警告邮件中通常会包含权利所有者的联系信息。

(三)商标、专利、版权回复

商标回复:若卖家认为权利所有者或亚马逊因假冒或商标侵权删除商品信息的处理有误,需回复通知,详细说明认为处理不当的原因,并提供商标证书、商标许可证文件、发票或订单编号等能证明商品真伪的材料。亚马逊会重新评估通知,卖家内容可能恢复。

专利回复:当卖家觉得权利所有者或亚马逊因专利侵权删除商品信息的处理存在错误时,同样要回复通知,阐述认为处理有误的具体原因。

版权回复:收到侵犯版权警告且认为有误时,卖家可提交反驳通知,发送至版权警告中提供的电子邮件地址。有效的反驳通知需包含身份证明和联系信息、已删除或禁止访问的ASIN、反对指控的初步证据以及非侵权声明。

二、导致政策警告的常见原因

(一)刷测评行为

亚马逊严禁刷测评,这与国内的刷单类似。一旦被发现,首次会给予政策警告,后续还会面临其他处罚。

(二)产品被投诉

若Listing的描述、图片、标题等与实物不符或存在夸大描述,引发买家投诉,平台会发送政策警告。因此,卖家要准确填写产品Listing信息,避免违规引流。

(三)恶意竞争影响

部分竞争对手可能会在卖家店铺恶意下单后大量取消订单,导致平台认为店铺滥用销售排名而发出警告。此时,卖家可尝试申诉以减少影响。

(四)店铺侵权问题

较轻的侵权情况被投诉时,亚马逊会先警告卖家;若违规情节严重,则会直接冻结账户甚至封店。此外,因IP地址相同、店铺产品相同等情况导致店铺被关联,平台会直接封店,不会给予警告。

收到亚马逊政策警告时,卖家不必过于慌张。近期要严格遵守规则,避免再次违规,同时为产品增加评价,把控好留评率。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卖家们妥善应对政策警告,在亚马逊平台上稳健发展。

有想要开一家跨境网店的老板可以考虑下用连连,作为跨境电商服务的领先者,连连国际一键开店已实现与全球主流电商平台的直接对接。通过系统不仅能一站式查看平台入驻要求、管理申请记录,更可通过专属绿色通道加速开店流程,真正实现「开店-运营-收款」全流程降本增效。连连国际支持亚马逊平台收款。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连连国际赞同其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