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马逊的电商江湖中,销售量或许并非卖家面临的最大挑战,真正棘手的是如何让客户在购买后留下高质量的 review。毕竟,当下市场以 listing 排名为重要依据,review 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决定了店铺的优劣。那么,亚马逊留评率究竟多少才合适呢?这成为了众多卖家亟待解开的谜题。
一、亚马逊留评率的合理区间
亚马逊客户的自然留评率普遍偏低,大致处于 1% - 5%的范围,德国地区的留评率更是低得可怜。鉴于此,卖家切不可期望买家 100%留下评论,特别是对于新上架的 listing,一般建议将留评比例控制在 20%左右较为适宜。待自然流量逐渐增多,刷单行为可相应减少,随后再逐步提升那 80%的评论,其中部分也可转化为店铺的 feedback。倘若留评比例过高,亚马逊的智能机器人很容易察觉到评论存在人为操作痕迹,进而给店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二、留评时的关键注意事项
(一)把握评价时机
收到货物后,不要急于给出评价,最好等待 5 - 7 天后再进行评论。这样能让评价显得更加真实自然,降低被系统判定为异常的风险。
(二)注重评价内容
留评内容要客观中肯,避免使用诸如“good”“very good”这类过于简单空洞的字眼,否则很可能触发系统的审核机制,导致评价被删除。
(三)关注掉评原因
若出现掉评情况,很可能是对新店铺和商品下了过多订单,这与卖家所售商品本身密切相关。
(四)合理控制留评率
留评率应控制在 50% - 60%之间。若留评率过高,可通过代拍代购、免评单子等方式进行稀释,以维持合理的留评比例。
(五)考量其他影响因素
掉评与礼品卡下单比例虽有一定关联,但影响不大,关键还是在于留评率和上评时间。拼单时,不要对每个商品都留评,例如 2 单一起付款的,留评 1 单即可。若必须对每个订单评论,可先评论一单,等待 3 天,若未掉评,再评论第二单,且时间要间隔开,避免同时留评。
(六)优化养号环境
留评情况与养号的环境和 IP 也有很大关系。卖家可尝试采用 ip 搭配浏览器的方法,优化养号环境。
(七)了解评价入口
收到货后,点击打开订单列表,最后一个按钮是产品评价入口,倒数第二个按钮是 FB 店铺评价入口(无需评价权限即可进行店铺评价)。
(八)应对禁评情况
若账号被禁评,目前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只能将该账号作为免评号使用。
亚马逊留评率向来不高,一般留 20%较为稳妥。在获取留评的过程中,卖家需格外小心谨慎。如今,亚马逊平台对评价的审查愈发严格,刷评行为风险巨大。因此,做好产品才是获得更多评价的根本之道。
有想要开一家跨境网店的老板可以考虑下用连连,作为跨境电商服务的领先者,连连国际一键开店已实现与全球主流电商平台的直接对接。通过系统不仅能一站式查看平台入驻要求、管理申请记录,更可通过专属绿色通道加速开店流程,真正实现「开店-运营-收款」全流程降本增效。连连国际支持亚马逊平台收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