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东南亚的金融中心与贸易枢纽,新加坡凭借地理区位优势(马六甲海峡咽喉,4小时辐射东南亚主要城市)、开放的政策环境(如无资本利得税、股息税和遗产税等政策,使得企业能在此享有较低的税负),以及成熟的数字基建(2030年建成6万电动汽车充电点),已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黄金首站”

数据与机遇

- 市场潜力:2024年新加坡电商市场规模达到50.2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80亿美元,跨境电商渗透率持续攀升;

- 政策红利:新加坡政府推动“绿色计划2030”,新能源、高端制造、数字服务等领域投资需求激增;

- 产业协同:超8500家中资企业扎根新加坡,覆盖贸易、科技、物流等核心领域,形成高效生态网络。

尽管机遇显著,中国企业在新加坡市场仍面临跨境资金流转的核心挑战:

痛点1:汇率波动蚕食利润  

新加坡元(SGD)与美元(USD)的汇率波动频繁,叠加传统路径的二次汇兑损耗(如SGD→USD→CNY),导致企业隐性成本攀升。

痛点2:支付渠道分散低效

- 入口复杂:本地银行、第三方支付、信用卡等多渠道并行,资金归集效率低;

- 合规门槛高:新加坡金融监管严格,企业需应对反洗钱、交易审核等复杂流程,若账户名称与注册信息不符,可能触发资金冻结风险。

痛点3:本地化信任壁垒  

买家倾向与本地化标识清晰的供应商合作。若收款账户显示第三方代收名称(如支付平台),易引发买家对资金流向的疑虑,甚至导致订单取消。


“客户看到收款方名字和公司注册英文对不上,以为我们是代理商”  

2024年某广州企业因账户名缺少“PTE LTD”被判定可疑交易,80万美元货款延迟45天。

“因为汇率波动吞掉的利润太多,我们这种小公司感觉半年白干了”  

浙江某汽配出口商因SGD→USD→CNY路径损耗,单季度汇损超15万元。


认准连连

一键解锁新加坡资金通路

针对企业出海新加坡的支付痛点,连连国际携手新加坡最大商业银行星展银行(DBS),正式推出本地化收款账户服务,以三大核心能力重构跨境资金流转效率:


能力1:USD/SGD双币种直收,对冲汇率波动风险

  • 解决方案:支持买家直接支付新加坡元(SGD)或美元(USD),企业可灵活选择最优结算币种,避免SGD→USD→CNY的二次汇兑损耗

  • 应用效果:

  • 浙江某新能源企业通过SGD直收,单笔50万新元订单减少2次汇兑环节,相较传统路径节省汇损约4.2万元

  • 支持实时查询汇率,企业可自主选择最佳结汇时机,锁定利润空间。

能力2:本地银行直连通道,资金到账快至1工作日

  • 解决方案连连与新加坡主流银行共建本地清算网络,资金直达企业账户,到账时效从3-5个工作日缩短至1个工作日(SGD交易T+1结算),全程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监管保障。

  • 应用效果:

  • 深圳某电子元器件供应商接入后,回款周期从7天压缩至24小时内,资金周转效率提升3倍,成功拿下本地分销商紧急补货订单;

  • 跨境电商企业使用后,因资金到账时效提升,买家复购率显著增长(客户反馈:“付款当天到账,我们更愿意优先下单”)。

能力3:企业英文名称开户,合规与信任双保障

  • 解决方案:账户名称严格绑定企业英文注册名,与商业文件、合同主体完全一致,符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反洗钱监管要求

  • 应用效果:

  • 江苏某医疗器械企业使用前:因收款账户显示第三方平台名称,被买家质疑资质,订单取消率高;

  • 使用后:账户名称与企业英文执照一致,新加坡订单转化率有效提升,客户明确表示“看到银行账户和我们的签约方一致,付款更放心”。


申卡旅程操作说明



抢占东南亚枢纽

织就全球增长网络


新加坡不仅是中国企业出海的东南亚门户,更是全球化布局的战略支点。随着RCEP与中新自贸协定升级版释放政策红利(认证互认、关税减免),叠加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的物流创新组合,贸易便利化水平持续跃升。

与此同时,大量出海成功企业已验证关键路径:通过新加坡PSB、SFA等权威认证建立国际信用体系,并借力连连国际的本地化账户,实现资金流-合规流-商流的高效闭环。

展望2025年的下半场,《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的深化将激活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新赛道机遇。我们建议企业提前卡位:

  1. 锁定ESG先机:对标新加坡绿色金融标准,布局碳足迹认证以应对欧盟碳关税;

  2.  用好数字杠杆:借助连连与新加坡当地银行合作的本地币种结算能力,缩短资金周转半径。

从区域枢纽到全球网络,连连国际以本土化基建为锚点,助力企业在新一轮出海浪潮中,将交易优势转化为持续增长的地缘竞争力。  



*连连国际(LianLian Global)是连连数字旗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