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出海就不得不提《原神》的线下营销,颠覆了 “手游 = 线上流量” 的固有认知,通过 “精准爆破 + 情感联结” 的组合,在现实世界构建游戏文化符号。

游戏出海如何做好线下营销?

一、核心圈层饱和攻击:二次元圣地的 “霸权式” 占位

日本市场,《原神》选择 “秋叶原 + 涩谷” 作为突破口:

物理空间占领:山手线电车全天循环播放 PV,JR 站广告覆盖 90% 通勤人群;秋叶原街头出现 10 米高可莉雕塑,成为玩家打卡地标;

文化符号植入:与虎之穴漫画店合作推出限定周边,在 animate 开设主题快闪店,将游戏元素融入二次元核心消费场景;

事件营销引爆:2 周年期间,在东京塔点亮 “提瓦特蓝” 灯光,配合 Twitter 话题 #原神登塔 实现线上线下联动。

这种 “饱和式攻击” 带来直接转化:日本首月下载量中,35% 用户来自线下广告触达,远超行业平均的 12%。

可复用策略:

锁定目标市场 “文化坐标”:如欧美聚焦 Comic-Con 会场周边,东南亚选择曼谷二次元商场;

设计 “可传播的地标”:制作可互动装置(如扫码触发 AR 特效的广告牌),激励玩家拍照分享。

二、全球化地标卡位:用 “存在感” 建立品牌认知

在欧美市场,《原神》采用 “地标全覆盖” 策略:

高人流节点: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大屏、伦敦皮卡迪利圆环 LED 墙循环播放角色 PV;

文化跨界联动:与巴黎时装周合作,将游戏服饰元素融入设计师成衣秀,触达时尚圈层;

自然场景植入:在瑞士阿尔卑斯山搭建 “风起地” 同款风神像,吸引登山者打卡并标记 #GenshinInTheWild 标签。

这类投放看似 “烧钱”,实则性价比极高:时代广场广告带来的品牌搜索量,相当于同等预算下信息流广告的 5 倍。

可复用策略:

中小团队可采用 “游击式投放”:在目标城市的网红咖啡馆、高校周边投放小型广告,利用本地化 KOL 打卡造势;

借势区域文化事件:如在德国科隆游戏展期间,承包展会周边地铁线路的拉手广告,实现 “精准时段饱和曝光”。

三、漫展生态重构:从参展商到生态构建者

传统厂商在漫展多以 “展台试玩” 为主,《原神》则重新定义参展逻辑:

体验升维:在纽约漫展搭建 1:1 比例的 “璃月港” 场景,玩家可穿汉服拍照并生成专属海报;

资源置换:承包全场 WiFi 并命名为 “Genshin Impact”,用实用服务换取高频品牌曝光;

二次传播设计:现场发放 “角色元素徽章盲盒”,激励玩家在 Ins 晒图并 @官方账号,形成 UGC 裂变。

数据显示,漫展期间《原神》的 Twitter 粉丝增长量是平时的 8 倍,且新增用户 7 日留存率达 45%,显著高于常规渠道。

线下营销的价值不在于 “覆盖面”,而在于 “记忆点”。无论是二次元圣地的精准爆破,还是全球地标的存在感建设,本质都是将游戏从 “手机屏幕内容” 升维为 “现实世界文化符号”。对于出海厂商而言,关键是找到与产品调性契合的 “线下支点”,用场景化体验激活用户情感共鸣。

最后给老板们推荐一个好用的跨境支付工具,连连国际全球收单业务聚焦跨境贸易与国际商业场景,通过整合国际信用卡首单(Visa/MasterCard/AE等六大卡组直连)与全球本地支付(覆盖亚太、欧洲等地区超200中支付方式),为跨境电商、留学缴费、虚拟服务等10+行业提供一站式收单解决方案。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连连国际赞同其观点和立场)